重磅丨国际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重要学术观点
时间:
2025.09.10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影响因子IF=78.5)上发表重要学术观点文章《Pulsed FieldCryoballoon Ablation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该文章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周胜华教授、刘启明教授和李旭平教授的指导下,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明鲜为第一作者,桂林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通讯作者单位,首次系统阐述了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理论,明确提出脉冲消融技术(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正引领着导管消融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此次发表实现了桂林医院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EJM“零的突破”,是医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心血管医疗学术界的一项重大里程碑,同时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为数不多的NEJM成果。
文章系统回顾了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从二维到三维电生理标测技术的飞跃,实现了心脏结构的精准重建;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从无接触压力导管到压力感应导管的进阶,显著提升了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明确提出,脉冲消融技术代表第三次技术革命,其通过非热能的电场作用实现心肌细胞的选择性消融,具有操作更安全、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等优势,为房颤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脉冲消融技术因其独特机制和临床潜力,已成为全球电生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的论述不仅总结了现有证据,更为未来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值得关注的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自2025年6月起,在刘启明主任的带领下,于桂北地区率先常规开展脉冲消融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这项国际前沿技术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医院不仅具备前沿学术创新能力,更拥有将尖端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强大实力,让桂北地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先进医疗服务。
房颤脉冲消融术前
房颤脉冲消融术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本次成果的发表,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未来,桂林国家医疗区域中心将继续支持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产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