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斤巨瘤粘连多器官!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多学科联手精准“拆弹”
作者:郑晴 时间:
2025.07.25
一次普通的医院陪诊,竟意外揭开了腹腔内潜伏的巨大危机。一个直径约30厘米、重达7斤的罕见巨大肿瘤,几乎填满了患者的上腹部。所幸,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医生敏锐的洞察和多学科团队的精密协作下,这颗“定时*”被成功拆除。
患者龚阿姨(化名)在陪伴爱人到桂林医院就医时,其异常增大的腹部引起了医师的注意。起初,龚阿姨以为只是近期体重增加,但经过医师仔细查体,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随后的影像学检查让患者和家属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直径约30厘米(远超普通篮球大小)的巨大肿瘤盘踞在其腹腔,几乎占据了整个上腹部空间。
这个起源于胃壁的巨大肿瘤,与肝脏、胰腺、脾脏等重要器官紧密粘连,严重压迫了周围脏器。这种情况使得肿瘤随时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
患者体内肿瘤巨大且严重压迫周围脏器
面对如此巨大且位置复杂的肿瘤,常规手术方案显然难以应对。普外科二病区(胃肠外科)行政主任刘滨洋、湘雅二医院驻桂专家邓双亚博士迅速组织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肿瘤血液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讨论。团队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演,精准评估并制定了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的预案。
巨大肿瘤被顺利切除
经过团队三个小时的精细操作,这个重达7斤的巨大肿瘤被完整切除。手术过程虽然极具挑战,但最终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也远低于预期。术后,在医护团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ERAS)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并已顺利出院。
胃间质瘤为何会如此危险?刘滨洋介绍,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它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多见于50至70岁的老年人群。体积较小的GIST通常无症状,可能无需立即干预;但出现明显症状的GIST,应尽快进行手术切除以控制病情。
刘滨洋提醒,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上GIST的风险:经常食用腌制、熏烤、油炸食品者;饮食习惯不良,如暴饮暴食、三餐不定、进食过快者;本身有胃部疾病未及时规范治疗者以及有相关疾病家族史者。
邓双亚表示,GIST的症状多样,与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及良恶性相关。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发展,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发展为出现腹痛、腹部可触及包块、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
胃肠外科医疗团队提醒,4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若出现早饱、恶心、呕吐、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或原有胃病患者出现食欲明显下降、体重无故减轻、吞咽困难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