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家门口的生命奇迹丨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91岁复杂心梗老人成功精准“架桥”
时间: 2025.07.18
91岁高龄,身陷心肌梗死、房颤、心衰三重险境,生命垂危之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护心”攻坚战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打响。在心血管内科刘启明主任的带领下,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湛技术和周密协作,成功为这位超高龄患者实施了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心衰的复杂介入手术,精准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为高龄复杂心脏病患者点亮了新的希望。
入院时,老人情况极其危急。长达一个月的反复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持续加重,并在一周前又出现了严重的气促和呼吸困难。经医院心血管内科详细检查,老人被确诊为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心衰。心肌梗死意味着心脏供血血管急性阻塞,心肌正在坏死;而快速紊乱的房颤心律和泵血功能衰竭的心衰,更是让本就脆弱的生命雪上加霜,让这位九旬老人的生命岌岌可危。
面对这样一位高龄且病情错综复杂的患者,刘启明主任带领的心血管团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会诊,全面评估病情,量身定制详细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已错过急性心梗的最佳急诊手术时间窗,加之年逾九旬、基础状况差,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先采取强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降低心肌氧耗等药物治疗措施,同时安排专人密切监测老人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老人的状态逐步趋于平稳。然而,要彻底解除心脏血管的“定时*”——右冠状动脉的慢性闭塞,介入手术势在必行。刘启明主任团队深知手术的高风险性,他们与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多次深入坦诚的沟通,详细解释了手术的紧迫性、可能带来的获益以及潜在风险。这份专业与真诚,最终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充分理解与坚定信任,为手术铺平了道路。

手术当日,在刘启明主任的统筹指导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驻桂专家方臻飞教授带领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赵印平,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老人成功实施了冠脉介入术(PCI)。造影结果揭示了病情的极度复杂性:右冠状动脉存在慢性闭塞病变;前降支(作为心脏最重要的供血血管之一)中段至远段可见弥漫性病变,管腔狭窄程度高达80%;更棘手的是,前降支远端还不得不通过侧支血管“代劳”,逆向给本应由右冠供血的心肌区域供血(即“逆向供血”),这导致其自身负责的心肌区域严重缺血——这正是老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全心衰竭的主要症结。面对如此迂曲复杂的血管网络,团队果断选择经双侧手腕桡动脉入路,凭借高超的导丝操控技术,灵活运用正向、逆向相结合的策略,在重重障碍中精准“架桥”,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刹那间,生命之源——血流重新畅通无阻地灌注进了老人濒危的心肌。

尽管手术全程仅数十分钟,但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充满挑战与风险。凭借团队成员间毫厘不差的精准操作和默契无间的团队配合,这场高难度的“护心”战役最终圆满得胜。术后效果立竿见影,老人顽固的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迅速得到显著改善,心率和血压等关键生命指标也逐渐回归平稳轨道。

在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的持续精心照护下,老人术后恢复顺利,各项指标稳定,最终平安出院。离院之际,老人和家属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反复诉说着发自肺腑的感激。

from clipboard

此次成功为91岁高龄、复杂病情患者实施复杂介入手术,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刘启明主任团队高超技术和卓越协作能力的完美展现,更是医学挑战高龄禁区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众多合并复杂疾病的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点燃了生的希望。这例手术强有力地证明,即使面对超高龄、高危的复杂心脏疾病,只要诊疗及时、方案精准、技术过硬,依然能为患者赢得生机。同时,它也再次向公众敲响警钟: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梗死预警信号,必须争分夺秒就医,黄金救治时间窗不容错过。
未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将锚定更高目标,持续深耕医疗服务领域。一方面,科室将依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雄厚资源,通过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专家会诊、技术培训等活动,加速人才梯队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骨干,不断提升团队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心血管内科将积极引进国际前沿医疗设备与技术,探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针对复杂心血管疾病开展联合攻关,打造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全方位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同时,科室将以守护桂林及桂北地区百姓健康为己任,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战略,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协作交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内顶尖水平接轨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区域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贡献“湘雅力量”,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