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的“心脏”,消毒供应室虽处幕后,却关系重大。每一件手术器械的无菌流转,每一份无菌物品的安全产出,都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正处于迎接三甲复审的关键阶段,消毒供应室全体人员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全力以赴筑牢这道生命防线。
为此,6月3日,医院护理部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本部消毒供应领域的资深专家戴红辉莅临指导,为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提供专业支持。
当日中午,戴红辉便深入临桂院区消毒供应室开展现场指导。她细致考察了科室布局、设备配置及工作流程等各个环节,并重点聚焦于“追溯系统应用”与“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两项关键工作,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系统性优化方案。
戴红辉强调:“器械从回收、清洗、灭菌到发放的全流程精准追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生命线。”她随即现场指导医护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闭环管理,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当前数据衔接中的不足,为提升追溯的精确性和效率提供了具体改进方向。
针对高风险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戴红辉提出了“双人核对、分区处理、动态监测”三大关键原则,强调严格执行以确保流程规范严谨,杜绝疏漏。
次日上午,戴红辉转赴叠彩院区消毒供应室。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勘察,她对叠彩院区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评估,并给予前瞻性指导:“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持续改进,关键在于将日常监测数据转化为优化流程的内在驱动力。”这一理念立即获得了科室全员的高度认同。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虽不似临床一线般引人瞩目,却是每一次手术安全的基石。器械包内一张灭菌指示卡的合格变色,追溯系统中一条完整准确的数据记录,看似微小,都是沉甸甸的安全承诺。这里的日常工作平凡琐碎,却责任千钧——因为每一份合格的无菌物品,都关联着一个亟待康复的生命。暮色降临,消毒供应室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用专注与热忱,默默筑牢无菌安全的防线。
三甲复审不是终点,而是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新起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消毒供应室将以此次专家指导为动力,不断深化质量管理,致力于打造区域消毒供应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