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招制胜丨危重症糖尿病足患者成功救治!桂林医院MDT团队奋战数月实现保命保肢
作者:谭彩合 时间:
2025.11.21
在医学的征途上,每一次与死神的搏斗,都是对医者技术、耐心与责任心的极致考验。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重度感染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糖尿病足危重患者。历经数月的精心治疗与不懈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顺利出院,保足成功。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医院应对复杂危重症的强大综合实力,更是医患携手、共克顽疾的动人写照。
病情危重,多病缠身
患者贺先生(化名)今年62岁,深受2型糖尿病困扰长达二十余年。今年7月,他因发热并伴有左足红肿、疼痛、积脓4天,被紧急送入医院。患者入院时情况已经万分危急,体温飙升至40℃,脓毒血症引发感染性休克,同时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V期(尿毒症期)等多种严重疾病缠身,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高热,乏力、精神萎靡,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双下肢严重水肿,足部创面逐渐溃烂、恶臭,坏死组织广泛散布,已经累及深部肌腱——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足—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且同时存在心、肾、代谢三大系统严重障碍,治疗窗口极窄,每一步决策都如履薄冰。
多学科协作,精准施治
面对这场极其复杂的危局,代谢内分泌科创面小组第一时间启动了危重症多学科会诊(MDT)。重症医学科、骨科、手术室、麻醉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及临床药学等领域的专家迅速集结,组成救治团队,共同制定了“控制感染、保护器官、稳定循环、创面修复、综合管理”的整体治疗策略。
救治的第一步,是果断控制感染、阻断致命的“炎症风暴”。团队立即为患者施行了彻底的创面清创术,并取样进行病原学培养,随后依据药敏结果,精准选用强效抗生素直击病原。同时,启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大量的炎症介质,大大减轻了“细胞因子风暴”对各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在重症医学科的全方位生命支持下,患者脆弱的循环系统终于稳定下来,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与死神赛跑,必须稳住生命的基本盘。心血管内科与肾内科团队无缝衔接,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心血管内科专家精细调整强心、利尿方案;肾内科团队则通过持续的血液透析,顽强地维持着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借助精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团队实现了个体化的液体管理,小心翼翼地在不加重心肾负担的前提下,维持着生命的平衡。
当生命体征获得喘息之机时,攻坚的重点转向了患者那只危险的左足。骨科团队再次进入手术室,进行更为精细的伤口清创。与此同时,代谢内分泌科创面小组发挥专业所长,全面主导创面修复管理。在“保肢”与“保命”这两难之间,团队选择迎难而上,两手齐抓。另一方面,通过精准的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被牢牢控制在理想范围;结合个体化的全身营养支持方案,其自身的修复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最终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患同心,终迎曙光
这场生命的拉锯战漫长而艰辛,治疗过程中,患者因病情反复,多次出现意识模糊、多器官功能恶化等险情。然而,家属的永不放弃与医护人员的24小时严密监护,共同构筑了坚实的后盾。医护团队不仅每日精准调整治疗方案,更不忘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次次帮助患者和家属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近2个月在ICU及专科病房的持续救治,患者的感染被彻底清除,心、肾功能出现可喜的逆转,最为棘手的足部创面也奇迹般地愈合良好。在入院近4个月后,贺先生已经能自主下地行走,伤口几乎完全愈合。出院之际,贺先生和家人将无尽的感激凝聚在一面鲜红的锦旗上:“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该病例的治愈,是多学科协作、精准医疗与人文关怀的胜利。”代谢内分泌科行政主任唐振媚表示:“糖尿病足并非小病,一旦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早筛查、早干预、规范管理,是预防此类悲剧的关键。”
唐振媚同时强调,广大糖尿病患者务必定期进行足部检查,谨防任何形式的外伤与烫伤;严格管控血糖、血压、血脂,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一旦足部出现破溃,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切莫因一时疏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命至上,医者担当。这一例重度感染糖尿病足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前路漫漫,医者仁心不息。医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矢志不渝地为每一位复杂疑难糖尿病足患者,点亮那盏名为“希望”的生命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