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成功完成首例高难度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取出及大气道重塑术
作者:朱燕凤 时间: 2025.11.14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与湘雅二医院本部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病情极其复杂的重度气管瘢痕增生伴狭窄患者,实施了临桂院区首例全麻下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取出术及大气道重塑术。该手术由医院副院长曹丽君带领的麻醉科团队与肖奎博士带领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共同完成。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处理复杂气道疾病方面实现了技术新突破,为良性气道狭窄患者带来了畅享呼吸的希望。


据了解,该患者为特殊瘢痕体质,因气管切开术后瘢痕过度生长,导致气管出现严重瘢痕增生与狭窄。此前,患者曾辗转多家医院,反复接受包括冷冻、电切、烧灼及气管支架置入在内的气管重塑术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瘢痕仍反复增生,导致其呼吸受阻,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from clipboard

患者气管出现严重瘢痕增生与狭窄
为寻求一线生机,患者在外院置入了硅酮支架并进行了缝合外固定。然而,由于术后反复剧烈咳嗽,外固定缝线不幸断裂,导致硅酮支架移位。移位的支架不仅未能解决狭窄问题,反而持续刺激气道,引发更剧烈的咳嗽并刺激瘢痕生长,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病情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患者选择相信桂林医院。接诊后,肖奎博士立即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镜中心)、麻醉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团队深入分析后认为,移位的硅酮支架已成为新的致病源,必须尽快取出,并同时对狭窄气道进行重塑。然而,在因支架刺激而变得极度敏感的气道内取出移位的支架,手术风险极高,操作难度极大,对麻醉管理和内镜技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经过充分的术前论证和讨论,团队最终制定了在全麻下实行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取出术及大气道重塑术的精密方案。手术当日,曹丽君副院长亲自为患者实施麻醉,与手术团队紧密配合,凭借高超的技术为患者建立了稳定的生命支持通道,确保了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随后,肖奎博士带领团队开始手术。团队先行通过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声门下及气管上端有瘢痕组织增生及少许坏死物附着,气管瘢痕扭曲而狭窄,原置入的硅酮支架已向气管远端移位。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肖奎博士顺利将硬质支气管镜插入气管,扩张了狭窄段,并对增生的肉芽组织进行了旋切治疗。最后,在狭小且易出血的气道内,肖奎博士通过硬质支气管镜,使用硬镜钳精准而顺利地将移位的硅酮支架完整取出。

from clipboard

患者大气道被成功拓宽
移除支架后,团队一鼓作气,立即通过硬质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对增生的瘢痕组织实施了冷冻、激光烧灼及镜下喷药等综合治疗,有效拓宽了患者的大气道,重建了通畅的“生命通道”。整台手术过程流畅,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自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此次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取出术及大气道重塑术的成功实施,不仅解除了困扰患者多时的病痛,更是医院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示了其在复杂气道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雄厚实力。这一成功案例,也为更多类似患者重获自由呼吸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