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食之有理丨养生不难,家常食材也是“药”
时间: 2025.11.2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与养生的理解日益深入,饮食已经不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成为了调理身心、守护安康的重要方式。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经典思想,这不仅揭示了食物与健康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也印证了以膳食滋养身体、预防疾病的传统理念。
药食本同源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学中一项重要的健康理念,指许多食物既可日常食用,又可入药疗疾。这些食材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营养,还具备一定的医疗价值。在中医理论结构中,药物与食物本出同源,二者可以互相补足、共同使用,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药食同源”理念强调“药中有食,食中有药”,在调理身体时兼顾美味与功效。
药食同源的具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药膳与茶饮两方面。药膳所倡导的思想结合了医学与食品,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正确搭配与烹制,既保留食材营养,又发挥预防与辅助治疗的作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药膳日渐受到推崇。其理念最早可追溯至《后汉书》,其历史悠久,不少经典配方沿用至今。
茶饮作为一种创新的药膳形式,其中融合了传统中草药与日常饮品,通过配方调节体质,顺应季节变化。例如在气温多变的秋季,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此时除了注意保暖和锻炼,还可以利用中医的“药食同源”的茶饮来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发病风险。
养生有膳方
下面推荐三款当季食用的养生药膳,简单易做,适合家庭尝试。
罗汉果猪肺汤
材料:罗汉果1个,猪肺1个,白菜叶200克,陈皮、葱、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将罗汉果的黄色外衣去掉,切成小块;猪肺洗净,也切成小块,焯水备用;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罗汉果、猪肺,再加入葱、姜、陈皮、盐、料酒,搅拌均匀后用中火煮1小时;最后加入白菜叶,煮5分钟即可。
功效:罗汉果清热润肺、利咽通便,与猪肺同煮,可以增强润肺止咳、化痰散结之效,尤其适合肺热咳嗽人群。
党参枸杞红枣炖母鸡
材料:母鸡1只,党参15克,枸杞10克,红枣8~10颗,姜片5片,葱段适量,黄酒2汤匙,香叶2片,八角1个,盐适量。
制作:将鸡肉洗净后,加水、黄酒、姜片于锅中煮1~2分钟去腥后沥出。在锅里加油、姜片下锅小炒一小会,再加入鸡肉,放香叶、黄酒、八角等调味品翻炒均匀。炒后放入砂锅中加水、党参、红枣,炖煮1小时后再放入枸杞煮6分钟,起锅后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党参补气,枸杞滋肝补肾,红枣健脾养胃,母鸡滋阴补虚,共同炖煮可达养胃健脾之效。
百合银耳羹
材料:鲜百合30克,银耳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清水泡发后洗净,切碎;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鲜百合、银耳、粳米煮成粥,最后放入适量冰糖。
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银耳滋阴养胃;粳米健脾益气。三者合煮为羹,润肺养阴、健脾生津。
食疗需辨证
尽管“药食同源”食材多源自自然,安全性较高,但中医常言“是药三分毒”,仍需注意适量、适时食用,避免因过量或体质不适引发不良反应。
必须明确,食物不能完全替代药物。在进行“药食同源”调理时,应该基于自身体质选择合适食材,并关注用量与食用周期,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药食同源”不仅是一种养生方式,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活智慧的结晶。它融合了自然观、生命观与健康哲学,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让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实践这一古老智慧,吃出健康,吃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