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艾梅乙宣传丨消除母婴传播,孕育未来希望
时间: 2025.07.22
什么是艾梅乙?

“艾梅乙”即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的简称,临床工作中叫做“三病”。

目前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感染呈上升趋势,因不规范的孕期管理,我国因母婴传播导致的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的患病率上升,其疾病带来的相关影响不可估量,为减轻这类疾病的发生,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逐渐使人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艾滋病病毒(HIV)在哪里呢?
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性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

from clipboard


血液传播: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都可传染艾滋病。

from clipboard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人体感染艾滋病后可出现哪些信号?
被HIV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从HIV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潜伏期可在六个月至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有下列症状,应即到正规医院检查:
1.频繁腹泻和食欲减退
2.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疲倦、体重迅速下降
4.反复发热和盗汗
5.皮肤紫斑和口腔白斑
什么情况下不会感染艾滋病?

以下的日常接触均不会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握手、拥抱、共用电话、共用钱币、共用碗筷、共用棉被、共用厕所、一起劳动、一起沐浴等。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以便吸血。另外蚊子嘴中残留血液内的艾滋病毒数量极少,远不足以引起感染。

怎样预防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正确使用安全套;
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他可能刺破皮肤的器械;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非意愿妊娠。
艾滋病孕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

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如果知道孕前有感染,应该先去专科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计划受孕。艾滋病孕产妇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艾滋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孕期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婴儿出生后及时规范治疗和人工喂养,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危害最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可引发多种器官损害,如果梅毒孕产妇没有及时治疗,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from clipboard
梅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红色结节;随后会出现全身对称性红色皮疹,多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感染两年以上,可发生多个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先天梅毒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眼、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隐性梅毒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需要尽早检测,尽早预防母婴传播。

梅毒是如何传播的?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梅毒如何检测?

确诊梅毒要到正规医院做检测。发生多性伴侣和男男性行为者、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定期检测,孕产妇应常规进行梅毒检测以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梅毒患者应尽早告知性伴到医院做检测。

梅毒如何治疗?

梅毒是可以治愈的。梅毒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和接受医生随访。不治疗或到非法行医机构治疗只能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

先天梅毒

怀孕妇女应尽早接受梅毒筛查;已患梅毒的孕妇应尽早接受规范的治疗和围产期指导,以预防控制胎儿和新生儿先天梅毒。

怎样预防梅毒?
①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②正确使用避孕套;
③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④提倡婚前、产前梅毒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治疗,这样是完全可以预防先天梅毒发生的。
梅毒孕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
可以。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应尽早地到医院接受检测和规范的治疗以及围产期保健指导,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婴儿出生时若接受规范的预防性治疗,梅毒母婴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乙型肝炎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HBV是一种 DNA病毒,其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种、65C,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中保存15年。

from clipboard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血液,造成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分别在出生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出生第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阳性产妇所生婴儿,在儿童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12月龄内)及时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以明确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通讯员: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