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白露养生正当时,康康教你温暖入秋
时间: 2025.09.07
露水初凝,秋意渐浓。9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165°,天气逐渐转凉,清晨时常可见露珠凝结于大地,“白露”因此得名。正值夏秋交替,白露时节昼夜温差显著增大。这种气候转变,也对我们的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康康在此特别准备了一份白露健康指南,伴您温暖过渡,安心入秋。
一、白露气候特点与健康影响
白露节气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明显加大。2025年白露前后,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进一步扩大,白天气温逐渐下降,一般降幅为2~5摄氏度。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容易出现以下健康问题:
呼吸道疾病:干燥的空气易导致咽喉干燥和皮肤紧绷;
肠胃不适:温差加大使肠胃变得敏感,容易着凉引发不适;
情绪低落:日照时间减少,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或疲倦;
过敏反应:部分人群易出现呼吸道过敏问题。
二、饮食调养:滋阴润燥为上
白露之后,燥气逐渐加重,饮食应当以滋阴润肺、温补脾胃为主,以应对秋燥和早晚温差。
1、推荐食物
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白露时节推荐以下食物:
梨——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可生津止渴;
百合——黏液质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推荐与枸杞同煮;
莲藕——凉血润肺,适合凉拌或炖汤;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龙眼——性温,可补脾益气。
2、食疗食谱推荐
这里推荐两款适合白露时节的汤水:
沙参玉竹炖鸡汤——沙参和玉竹滋阴润肺,鸡腿补充蛋白质,适合白露干燥天气,缓解喉干咳嗽;
莲藕花生排骨汤——莲藕清热生津,花生滋润养肺,排骨补充营养,适合健脾润燥。
3、饮食禁忌
白露时节应避免过度食用以下食物:
冰饮和生冷水果: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功能;
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可能刺激肠胃;
过于油腻的食物:增加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
三、起居作息:早睡早起,收敛阳气
白露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适应这一变化,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建议作息安排如下:
入睡时间:21:00~22:30,不超过23:00,顺应中医“亥时三焦经当令”,有助于排毒养阴;
起床时间:早晨6:00~7:00,顺应阳气升发,日出后活动可提振精神;
午间小憩:11:00~13:00(午时)小睡15~30分钟,闭目养神即可,时间过长易导致困倦或影响夜间睡眠。
四、保暖措施
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大,需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夜间睡觉应盖好被子,避免腹部受凉;白天出门可适当增添衣物,尤其注意腹部防护。老年人和儿童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应注重保暖。
五、运动保健: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白露时节大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晨跑、散步、慢骑等,有助于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运动时间:推荐16:00~18:00(申时膀胱经旺盛);
运动方式:以散步、瑜伽、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为主,微微出汗即可;
运动强度:应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避免夜间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以免扰动阳气,导致失眠或虚火上浮。早晨户外活动时应适当加衣,防寒气侵入。中午阳光充足时,可适当晒太阳,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
六、心理调适:保持乐观,远离秋愁
秋季易引发抑郁情绪。随着天气转凉、日照减少,人体生物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情绪低落、烦躁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心理调适建议:
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交流,分享生活趣事;
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摄影等,丰富日常生活;
保证充足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
多晒太阳:阳光可促进血清素分泌,改善情绪。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对气候变化较敏感,应特别注意饮食与起居,及时增减衣物,保持身体温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预防因干燥引起的不适。
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弱,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饮食应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气候干燥易引发呼吸道问题。应减少接触花粉和灰尘,保持室内通风,外出佩戴口罩。如有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可提前预防,减少因过敏诱因带来的不适。
白露是秋季的重要节气,标志着天气正式转凉。通过合理饮食、适当保暖、适度运动和良好作息,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希望这份白露健康指南能帮助您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天!如有具体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咨询。